登录个人中心 长者版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园区>经开区概况>经开区简介
时间:2024-06-14     

     一、区位概况

(一)宁夏概况: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黄河中上游,国土面积6.64万平方千米,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个地级市和22个县(市、区)。1958年10月25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2021年底,全区常住人口725万人

宁夏资源丰富、产业兴旺。宁夏地处陕甘宁蒙能源化工“金三角”地带,能源资源富集,现已探明矿产5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343.11亿吨、远景储量2000亿吨,居全国第6位;电力装机容量6214万千瓦,建有世界首座百万千瓦级超临界空冷火电机组,人均发电量居全国第1位,是首个国家级能源综合示范区,光伏、风电新能源装机比重达45.7%。大数据产业方兴未艾,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成为全国8个枢纽节点之一,承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任务,成为全国唯一“交换中心+枢纽节点”双中心省区。建成亚马逊、美利云、中国移动等7个大型数据中心,在建6座,总装机能力70万台,三大运营商建成4 x 100G云信息高速公路,成为西部重要的数据存储中心,是全国首个获批“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总指数位居全国第9、西部首位。

宁夏开放包容、宜居宜业。宁夏地处新亚欧大陆桥和中国一中亚一西亚经济走廊的节点位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宁夏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利,已建成“三环四纵六横”高速公路网,是西部第2个县县通高速的省区;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已开通至全国87个城市的140条航线,开通银川至德黑兰的中亚货运班列、与天津港实现铁水联运,银川至西安、银川至兰州高铁建成通车。宁夏开放条件良好,正在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成功举办3届中阿经贸论坛、5届中阿博览会和2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土地、水电气、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充足,是一片适宜投资兴业的热土。

(二)银川概况:

银川市东临黄河,西依贺兰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市域面积9025.3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70平方公里。下辖三区两县一市。截至目前,城市常住人口285万,辐射宁蒙陕甘毗邻地区13个地级市2100多万人口,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气候宜人,生态良好,年平均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是全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适宜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通用航空、生物制药、 生命健康、休闲养生等产业。

银川市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当好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排头兵”,坚持“远引、外拓、内联”,开通了银川飞往哈萨克斯坦、日本等国家的13条航线,实现与国内31个省市通航;开通了西向中亚、西亚国际货运班列线路;东向曹妃甸、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等东部沿海港口集装箱班列线路;北向二连浩特到蒙古、俄罗斯国际货运班列线路。已开通银川至西安、银川至兰州、银川至包头等地高铁,区位优势日益显现。

(三)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银川经开区”)是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规划面积近60平方公里,现有各类企业1万余家,其中:工业企业3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1家,专精特新企业百余家,国家及自治区级研发创新平台170个,先后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荣誉,是银川市经济发展“主战场”和“排头兵”。

近年来,银川经开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和“创新发展引领市”的发展要求,紧盯“两都五基地”和“千亿级园区”建设目标,立足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和数字经济、现代物流3+2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推动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3年底,园区现有各类企业9483家。202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01.46亿元,同比增长27.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9.43亿元,同比增长3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5亿元,同比增长19.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32.3%;完成“四上”(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企业营业收入1120亿元,突破了千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二、优势产业

新材料产业:现有规上企业28家,依托园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重点围绕光伏材料、蓝宝石、硅部件等领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先后引进隆基绿能TCL中环、蓝思科技、浙江天通、浙江晶盛、中欣晶圆、盾源聚芯等企业,形成单晶硅产能122GW、硅片产能93GW、电池产能15GW和配套能力,年产8200吨蓝宝石晶体2160万片蓝宝石晶片1260万半导体级硅片9.5万只半导体级石英坩埚,大尺寸晶圆、半导体级硅部件成为国内外芯片供应链上重要配套产业。目前,园区新材料产业产值已超540亿元,拥有产值100亿元以上新材料企业2家,产值10亿元以上新材料企业5家,建成了全球单体规模最大单晶硅棒和国内最大的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形成了全国有影响力的光伏材料生产基地。“十四五”期间,重点引进以光伏材料和锂离子电池材料为主的新型能源材料,扶持发展以大尺寸硅半导体材料、工业蓝宝石材料、电子陶瓷材料以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为主的电子信息材料,建成“中国新硅都”、智能终端和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打造千亿级规模的新材料产业聚集区。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8家,发展智能铸造、数控机床轴承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主要以大型铸钢件、高端精密轴承、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为主,培育了共享、小巨人、舍弗勒、威力传动等一批“单打冠军”,部分产品畅销国内外,企业技术研发水平行业领先。以大型风力发电机为主的新能源装备已基本形成产业链,拥有首个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是装备制造国家示范基地。正在推动轴承智造小镇、智能终端产业园、高端产业综合配套区建设,开创产城融合、协同发展新局面。“十四五”期间,重点引进新能源装备、数控机床、轴承、智能铸造、智能终端及工业机器人六大领域项目企业,逐步形成层次鲜明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条。

大健康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8家,立足本土优势,挖掘特色资源,重点发展枸杞深加工、乳制品、葡萄酒等产业,已聚集蒙牛、张裕葡萄酒、沃福百瑞、顶津食品等绿色食品企业和启元、康亚、同仁堂等医药企业,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十四五”期间,重点引进培育绿色食品、高端奶、枸杞深加工、健康食品、医药工业、医疗器械六大领域和健康管理服务研发、商务平台等项目,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打造银川医药健康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产业: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软件信息技术、物联网、供应链等大数据应用基础,引进中电子等央企联合体投资建设信创产业基地,全面加快应用与示范中心、中电PKS生态示范区等项目建设,构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全产业生态链。 “十四五”期间,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材料、智能终端、存储芯片、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及软件信息等项目,打造西北独具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西北数字经济示范园区。

现代物流产业:抢抓 “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机遇,依托公铁物流园,按照“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建设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中心,依托海铁联运、多式联运和中欧班列通道,搭建开放高效的物流平台和区域物流中心,建设“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打造链接“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枢纽、宁蒙陕甘毗邻地区核心商贸物流枢纽、大宗物资及跨境商品供应链组织枢纽和宁夏开放型枢纽经济新增长极。“十四五”时期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综合物流企业,参与园区基础设施、物流平台、管理系统等功能建设。

分享到: